关于双碳背景下深化推动ESG实践的研究
近年来,融入全球治理、落实双碳目标、引领绿色变革已是全球共识。我国自二十大明确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和积极稳妥推进双碳的战略目标后,兼顾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ESG与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逐渐深入人心,并引发越来越多投资者和公司的高度重视。
ESG理念不仅关注企业财务指标,还对环境、社会和治理绩效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为企业践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抓手。ESG投资通过管控风险、识别机会、理念重塑、价值挖掘筛选出能为社会带来更多正面影响和价值的投资标的,可实现ESG和企业价值的双赢。
通过对双碳背景下深化推动ESG实践的研究,将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紧密联系起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证券公司发展、党的建设、文化建设中,加大ESG产品和业务创新,推动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ESG理念首次于2004年提出,之后经过发展,逐渐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和践行,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随着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普及,ESG投资在我国也逐渐受到更多关注。近年来,我国多次在各类顶层会议上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碳中和”、“碳达峰”等发展目标,ESG的本土化落地实践迎来了历史机遇。
具体看,环境(Environmental)方面,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绿色转型,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发展的重要议题。
社会(Social)方面,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而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在ESG评价体系中,对社会议题的考察就突出了企业在乡村振兴、地区贡献和社会公益等角度的贡献度。
公司治理(Governance)方面,高效廉洁和反腐败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
ESG投资发展至今虽然时间不长,但在欧美已成为一种主流化的投资策略。摩根士丹利认为,ESG投资是兼顾客户收益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CFA institute)认为ESG投资能够确定长期投资中的重大风险和增长机会。
国际上,大量优质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到ESG投资热潮,并引起资管行业的广泛关注。机构参与量方面,越来越多的ESG参与者加入到相应的组织。2006年在责任投资原则(PRI)发布后,包括如瑞银、贝莱德、摩根大通等在内的大型资管机构纷纷签署PRI,积极推动ESG投资实践。ESG投资的基础设施如信息披露体系和评级体系亦在不断完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交易所推出强制的ESG信息披露要求,ESG评级组织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国际上主流的ESG评级依据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国际标准组织,如全球报告倡议组织标准(GRI)、负责任投资原则(PRI)、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标准(SASB)、气候变化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指南(TCFD)、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标准(IIRC)、国际财务报告准则(TFRS)等;第二类则为MSCI、富时罗素、标准普尔等评级公司发布的标准;第三类则为伦交所、纳斯达克、香港联交所等证券交易所标准;第四类则为政府及监管组织标准。
投资规模上,全球ESG投资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21年四季度,全球ESG基金规模近3万亿美元。其中,欧美等市场的ESG投资规模领先,欧洲和美国在全球可持续投资资产总的占比高达80%。单一市场角度,加拿大市场的可持续投资资产覆盖率高达62%。
根据GSIR的调研,养老金、教育机构、保险公司和基金是ESG投资的主要参与方。通常养老金具有投资周期长,避险属性强等特征,投资理念与ESG投资理念高度契合。美世咨询的调查显示,2020年有高达89%的欧洲养老金机构已经将ESG风险纳入投资考量。日本ESG投资则主要着眼于国内的老龄化议题,以政府为主体推动养老基金方式为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
ESG评分高的公司,一般更重视与自然和谐发展,更重视自身的社会责任,包括拥有更加高效的公司治理制度,因此相对拥有更优秀的社会影响力,甚至拥有更优的供应商关系。相对而言,其整体的竞争能力更强,相对具备长期成长价值。MSCI、晨星、香港交易所等多家机构的调研均得出近似的结论,即相对传统基金,ESG投资在长期投资周期,其风险回报相对更具优势。
ESG投资理念正迅速在全球兴起,并逐渐成为国际资管行业的一种主流投资理念。世界范围看,由于世界各地ESG投资的发展程度不同,各地ESG投资呈现较大差异性。欧美地区ESG发展最早且相对活跃,其在ESG发展方面信息披露相对完整,投资框架成熟,交易主体参与ESG程度较深。大量优质的如黑石、高盛、安联、瑞银等国际型资管机构,引领行业发展。
综上,伴随国际ESG投资理念和实践经验的传播,以及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中国ESG发展也正在主流化,在“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推进下,我国ESG投资驶入快车道。
顶层设计方面,环境(Environmental)维度,绿色金融正式纳入国家战略体系,鼓励资本向“绿”,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Social)维度,注重社会公平议题,引导普惠金融加入战略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公司治理(Governance)维度,企业在合规自查、信息披露、治理能力建设方面均有实质提升。
市场发展方面,参与主体越发多元化,截止2022年底,中国签约PRI机构为123家,同比增加42家。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广义ESG投资总规模约26万亿元,同比增加28.7%。同时ESG产品呈现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SLB)、ESG理财产品、ESG私募股权基金均呈现规模化增长。
信息披露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自2020年起,香港联交所要求所有上市或拟上市的企业强制披露 ESG 报告。上交所和深交所一直在不断征询意见并定制相关的标准,而且,对某些特定行业企业及重点排污企业设定了一定的强制披露要求。2018年,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鼓励上市公司披露利益相关者、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相关信息。2022年,有超过1700家公司单独编制并发布ESG报告,占比达34%,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比例明显提升。其中,A+H、央企控股、主板上市公司发布率领先,银行、非银金融等行业ESG相关报告发布率超80%,沪深 300 公司的 ESG 披露比例更高达 90%。
我国ESG投资快速发展的同时,诸多挑战也在加速显现。如我国ESG投资理念尚未普及,包括ESG投资方法和工具都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的投资多数仅限于参与到泛ESG主题相关的投资中;而且缺乏统一的信息披露与评级标准,ESG信息收集和核算难度大,ESG评级结果差异大等问题。此外,我国ESG基础设施服务亦有待改善,ESG投资在数字化、信息化、平台化的应用尚不足。亦存在企业ESG信息更新速度慢,质量不高等问题,无法为金融机构投资提供有效参考。
对比国外发展,并考虑我国实际现状,未来在ESG理念推广、标准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完善、信息披露、产品创新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我国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首先,普及ESG理念,完善ESG发展的基础设施。从ESG生态角度看,政府和监管机构应该在政策引导方面起到引领作用,资金方应提升对ESG投资理念的认识,追求长期价值的发展方式,金融机构应专注于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确定ESG投资目标,建立优良的ESG投资团队,并对ESG各参与主体进行协调。企业角度,则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文化体系中,积极参与ESG发展,重视ESG信息披露。此外,政府还应熊猫体育app鼓励各类专业机构参与制作ESG评级标准,制度宣传上号召“投资向善”和可持续发展等。我们呼吁政策制定者、监管机构、投资机构、评级机构和数据提供方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实现生态体系的全面发展。
其次,构建ESG体系,支持ESG发展的标准化和国际化,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推动ESG标准与世界协同。ESG国际化是其发展趋势之一。一方面,我们建议结合数据可得性、增加数据点的搜集,增加评分体系的丰富度,以此来加强ESG评级的深度和广度,并增强ESG指标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功能,引导ESG向标准化方向发展;另一面,鼓励和支持国内的评级机构积极向国际化靠拢,支持评级标准国际化,以增强国际竞争力。
再次,完善ESG管理,提高ESG投资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信息披露是ESG投资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尤其是在上市公司中,ESG信息披露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建议未来通过进一步发挥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指导作用,尽快出台关于上市公司披露的详细标准。在上市公司ESG指标方面,可考虑逐渐增加强制性因素披露,增加定量信息披露比重,并提高信息披露标准;而对非上市公司,则可采用鼓励、奖励、分级分层等方式,进行ESG信息披露。例如,金融机构可以为中小企业融资开展绿色通道,创建ESG表现挂钩贷款,此外可以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投资等途径引导企业主动、合规披露ESG信息。
最后,鼓励ESG创新,加大ESG产品和业务创新支持力度。目前,我国ESG投资的主要工具和产品类型主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ESG理财产品、ESG主题投资基金等。一方面,坚持“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证券行业文化理念,在坚守底线思维,稳中求进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创新。继续鼓励更多投资机构设立专业的ESG投资部门及组织结构,完善流程将ESG指标通过合理方式加入到投资决策,并研发多元化的ESG投资策略;另一方面,建议投资机构积极扩展ESG产品的种类和研发力度,例如,推出专款专用的“碳中和债”、蓝色债券,推出特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社会责任债券和可持续发展债券等品类。此外,建议持续完善ESG养老产品、ESG普惠金融产品等,保持ESG投资规模持续增长。
可见,发展ESG投资市场需要政府、资金方、资产管理者、企业等多个市场主体共同参与,亦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基础配套设施等支持其发展。我们在围绕绿色主题发展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与欧美等国外投资体系的有效衔接,求同存异,增强ESG投资体系国际竞争力。
本文由:熊猫体育(china)官方网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