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纪录片的艺术特点
首先,那些高清、精美的画面,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不仅是因为设置团队采用了先进设备和技术,还跟选择的拍摄角度有很大关系。如无人机拍摄的鸟瞰画面,不仅展现了布达拉宫摄人心魄的雄壮身姿,也展现了白宫、红宫、雪城等主体建筑的巧妙布局。
跟随着防虫小组勘察的脚步,我们可以进入深达八层的地垄,也可以爬上布达拉宫的最高处金顶,随着镜头,能够窥探里边的结构和隐藏的秘密。
影片展示了白宫、红宫的主要殿堂,这让我们能够近距离观看那些华丽的装饰和精美的佛像,亲身感受藏文化特有的艺术美感,心生敬畏之心。还有那些用旋转方法拍摄的精美文物,使我们能够多角度地观察文物,并且情不自禁地为工匠们的精美技艺而赞叹。
印象最深的是那些精美的壁画。摄影师们运用了布达拉宫近几年文物数字化的成果,把一帧帧精美壁画展现在观众面前。其清晰度之高,是用传统照相摄像办法无法达到的,也远远超过了现场观看的效果。
布达拉宫的壁画,内容包罗万象,是反映西藏历史、民俗等知识的文化宝库。特别是布达拉宫的建筑过程,在壁画中有全面描绘。如在第三集所讲述的普琼等木工打造新木梯撤换宫殿内腐朽的旧木梯故事中,就有他带领工匠观看壁画,画面上有木匠打造木梯、双人拉锯、使用的木工工具等细节。画面还有工匠用牛皮筏子运送石料、木料过河,用石块垒砌墙壁,甚至还表现了一只小猫受惊,蹬落石块砸伤工人的细节。纪录片通过这些精美画面,把布达拉宫的建造历史和工艺,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布达拉宫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面对这样的宏大题材,纪录片该如何表现呢?在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代,面对广大的年轻受众,用科教片以及单纯宏大叙事或人物故事的表达方式,显然满足不了需求。
这部纪录片独辟蹊径,采用了宏大叙事与小人物故事相结合的方法。如布达拉宫的前世今生,与它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故事,还有那些精美文物隐含的文化知识、制作工艺,文物维修的细节和相关小人物的故事,背后蕴含的文化含义等等,这些都用配合画面的解说词娓娓道来。但这些叙述短小精炼,穿插在一个个小人物故事之中,叙事之中夹杂着议论,既生动有趣,平易近人,又不乏哲思的深邃与光彩。纵观七集纪录片,有60多个当代人物出场,讲述了20多个与布达拉宫维修相关的小人物故事。从这些人物的选择,可见导演煞费苦心。
人物关系大体上是,宫内维修人员与宫外工匠相互对应,宫内人员负责具体维修,宫外人员提供原料或产品,他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了布达拉宫的维护和传统工艺技术的传承任务。
通过这种巧妙结合,纪录片打开视野,从布达拉宫走向广阔的田间、原野、寺院、工坊,把宫内与宫外的一系列故事串联起来,共同奏响了建造、维护、热爱布达拉宫的华美乐章。如:
吞弥桑布扎创制藏文,丹巴热杰教孩子们藏文书法,列西寻找油松质墨粉完成布达拉宫订单;
这种叙事结构,不仅表现了最具特色的藏文化元素,也反映了藏文化与内地文化的紧密联系。并通过民间艺人代代相传的技术传承,表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绵绵不绝的主题。
布达拉宫是座历史建筑,一千多年以来,围绕它发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数不胜数。《布达拉宫》纪录片不可能一一记载。因此在七集的有限容量内,也只能展现了一些基本内容。如松赞干布建造红山宫、文成公主入藏、五世重建布达拉宫等等。在表现西藏地方历史的同时,展现了中央与地方的紧密关系,如片中所表现的五世和十三世进京朝觐,清朝皇帝赐给西藏的“涌莲初地”“福田妙果”“振锡绥疆”等匾额,还有皇帝万岁牌位等等,不言自明地表达了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
布达拉宫又是一座现实使用的建筑。历史上,作为西藏政治文化中心,它是一座宫堡建筑。如今,它作为一件历史文物,政治中心和防卫功能已经消失了,变成了每天游人如织的藏文化博物馆和旅游胜地。
新中国建立以来,对布达拉宫进行过两次大的维修,日常的维修工作从不间断。它是一座活的建筑,维护其生命延续的不仅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有千千万万像片中表现的那些手工艺人、普通民众,以及像片中所说的那些“敬仰她的人、靠近她的人、维护她的人、书写她的人、惦念她的人”所做的无私奉献。
讲述他们的故事也传达了这样一个理念,布达拉宫的建造和维护,不仅仅是历史上那些大人物的功劳,普通民众也功不可没。在藏文古籍中,就记载了一些藏族领头工匠的名字。如今,普琼带领木匠打造新木梯,他们也把名字郑重地写在木梯背面。目前,正是由于众多民众的参与,布达拉宫才成为活着的建筑,它也因此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布达拉宫也带给人们无尽的福祉。它是西藏一张最靓丽的名片,每年有无数国内外敬仰它的人前来参访,给西藏旅游事业发展带来了无穷的动力。它也造福广大普通民众,有无数小商小贩、民间艺人、旅行团体和导游依赖它而生存。篇中讲述的列西制造藏墨、桑珠收购牦牛帘布的故事,就是依靠完成布达拉宫订购任务,偿还了因病或其他原因所欠的借款。但他们双方也不完全是金钱关系,如在桑珠收购牦牛帘布中,就有小部分是牧民自愿捐赠的,表达了他们对布达拉宫的崇敬和热爱之情。
布达拉宫也是艺术创作灵感的来源。片中表现了服装设计师阿佳娜姆参观布达拉宫,她从建筑和文物的色彩搭配上产生灵感,重新设计服装,在T型台上成功举办了服装秀。还有布达拉宫的文保人员单增与朋友达杰,用藏戏唱腔讲述布达拉宫的故事,他们尝试上网直播,开创了宣传布达拉宫的新模式。
看到这里,我觉得会使观众产生联想:在当代中国,布达拉宫的保护与发展,以及它在西藏经济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促进作用,一定是前景一片光明。
近些年关于西藏文化的视频不少,但大多是拍摄一些表面现象一闪而过,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布达拉宫》纪录片在这方面确实下了一番功夫,使作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一是普及了许多藏文化知识。片中结合文物和维修,介绍了诸如地垄、白玛草、阿嘎土、牦牛毛帘、藏纸、藏墨、贝叶经、利玛铜、铜鎏金制作特点和使用功能,反映了藏族先民在青藏高原生态下的生存之道,使观众深刻地明白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是人们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生存智慧的产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仍然会给人们带来无穷滋养,产生深刻的启迪。二是揭示了一些民俗事象背后的文化含义。该片比较重视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如阐释八瑞相象征智慧通达,吉祥如意;塌鼻兽、摩羯鱼、狮子象征着守护的力量;经幡的蓝色代表天空、白色代表云朵、红色代表火焰、绿色代表湖水、黄色代表大地等等。这些都体现了高原民众对大自然的感恩与崇敬,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祈盼。
该片特别展示了布达拉宫无处不在的吉祥结,叙述了“元代吉祥结随着藏传佛教传入内地,成为中国结的重要元素”的汉藏文化相互融合,共同铸就中华文化的历史事实。片中说:“这是不分东南西北、男女老幼、贫富贵贱,对普天之下的人们,一视同仁的祝福。”
像吉祥结这类中华各民族共享文化符号的例子,在片中还有很多,如春节、中国龙等等。表现这些内容,比较好地表现了地方文化独特性与中华各民族文化与统一性的问题,突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
布达拉宫的建筑与文物,许多都与宗教内容相关。文化与宗教不是一回事儿,但完全避开宗教内容,观众看了就会感到如在五里云雾之中。该片在这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如介绍了佛教中的四大部洲、悉达多的苦修悟道等佛教基础知识,这对观众加深对布达拉宫文化内涵的理解,是有帮助的。
该片展示了在西藏随处可见的玛尼堆,还有色林措湖畔石壁上刻着的巨大的藏文艺术字母“唵”字。这些符号虽然最初来源于宗教,但也成为当地人祈福的一种方式。这种祈福的心愿各民族是相通的。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也造就了西藏特有的刻字艺术,成为西藏旅游的一道景观。
该片还试图表达普通藏族民众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在几组人物对话中都探讨了这个问题。如佛像造像手艺人夏勒尼玛、唐卡画师噶玛德勒对生命无常感叹。但他们的人生观并不完全依赖于虔诚拜佛或者躺平,而是要在有生之年把手艺做得精致,表达了生命有限,艺术无限的主题。
还有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如桑珠抢救陷在泥潭里的病马,多吉群培说小鸟也是生命,给它糌粑吃,列西为做藏墨砍伐枯木后又栽上小树苗等等,都体现了佛教倡导的悲悯、行善的理念。扶助弱小、积德行善,这是人类普遍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该片从这几个方面把握人生的真谛,是有积极意义的。(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总编辑 王铁志)熊猫体育
本文由:熊猫体育(china)官方网站提供